爆破技术在军事上主要用于:军事工程的土石方作业,克服障碍物,破坏军事目标,杀伤敌人,销毁武器装备和弹药等。实施爆破作业时,根据任务、时限、目标的具体情况和兵力、器材等条件,可选用内部装药爆破或外部装药爆破。
内部装药爆破是将装药装入或设置在目标内部实施的爆破。这种爆破方法能充分利用炸药爆炸的能量,但作业较复杂,所需时间长,多用于国防工程施工和战时时间充裕情况下的土石方爆破作业,如开采石料、改造地形、挖掘坑道工事、开挖路基和工事平底坑、构筑防坦克壕等;也可用于破坏坚固目标,如永备工事、桥墩、混凝土路面、机场跑道等。外部装药爆破是将装药配置在目标外部实施的爆破。
这种爆破方法需要的炸药较内部装药爆破多,但作业简便、迅速,多用于时间紧迫情况下的破坏作业,如破坏桥梁、隧道、机场、港口、仓库和武器装备等。其装药配置根据战术技术要求和被破坏目标的结构确定。爆破还可用于平整河底、加深河床、清除水中障碍物和爆破冰层、流冰、冰坝等。
表示装药在空气中、水中爆炸作用的理论基础是流体动力学。对于球形、圆柱形和平板状装药,爆炸荷载通常只按一维问题考虑。空气中接触爆破,研究装药爆炸后爆轰波作用于紧贴固壁的压力和冲量。空气中非接触爆破,研究装药对不同距离目标的破坏、杀伤作用。水中爆破,主要研究冲击波、气泡和二次压力波对目标的破坏作用。
持能量平衡理论观点的人认为,内部装药爆炸所产生的能量,主要作用是克服土石介质自重和分子间粘聚力;在平地爆破形成的漏斗坑(见图)容积与装药量成正比。当只有一个自由面,要求爆破后形成的漏斗坑有一定的直径和深度时(平地抛掷爆破),所需装药量与最小抵抗线(装药中心至自由面的最短距离)的三次方成正比,并与炸药品种、土石类别、填塞条件等因素有关。当有两个自由面时(露天采石爆破),如最小抵抗线不大,所需装药量与最小抵抗线的二次方成正比;如最小抵抗线较大,所需装药量与最小抵抗线的三次方成正比;其他影响因素与一个自由面相同。 爆破持流体动力学理论观点的人认为,将土石介质看作是不可压缩的理想流体,认为内部装药爆炸所产生的能量,可在瞬间传给周围介质使之运动,故可引用流体动力学基本理论和运动方程解决爆破参数的计算问题,由此推导得出土石方爆破药量的的计算公式。
持应力波和气体共同作用理论观点的人认为,内部装药爆炸所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,猛烈冲击周围土石,从而在岩体中激起呈同心球状传播的应力波,产生巨大压力,当压力超过土石强度时,土石即被破坏。应力波属动态作用,开始以冲击波形式出现,经作功后衰减为弹性波。爆炸气体的膨胀过程近似静态作用,主要加强土石质点径向移动,并促使初始裂缝扩展。因此,根据土石性质的差异,采用相应的合理的技术措施,就能有效地满足不同的爆破要求。